來源:西部經濟網 2020/12/10 18:03:18 閱讀次數1328
本網訊(記者 李鵬飛 )12月9日,全國主流媒體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走進德陽活動啟動。記者走近德陽市中江縣倉山水廠擴建工程,該工程已經完成了80%,有望在年內實現倉山片區8萬人用水標準提升。
據悉,倉山片區地面20米以下,全是苦堿水。曾經的倉山片區,如果遭遇季節性缺水,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必須由消防車定期送入。
“最高村莊”老牛坡飲水工程、玉桂村高位水池建設、倉山水廠擴建......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德陽市在解決“吃水難”問題上,攻破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曾每天花1個多小時挑水 “最高村莊”村民喝上自來水
興隆鎮舒壩村老牛坡,位于中江縣的海拔最高處,達1046米。當地屬于頁巖斷層,遇到天旱時,地下水很少,可謂“十年九旱,年年送水”。
“以前,我們這個地方吃水很困難,每天挑一擔水得花費1個多小時。”村醫王明成記得,缺水的時候還要排隊打水,一人只能打到半桶。“曾有村民因為飲水,出現生病。”
曾經每隔一段時間,他都要給當地的水池進行消毒,但飲水問題不解決,生病問題也無法得到根本性解決。
2019年,興隆鎮在幫扶單位的支持下,整合項目資金150萬元,用于實施老牛坡飲水工程。當地水利部門在老牛坡的山坡上,建起2個高位蓄水池。通過延伸的官網,先將水廠的自來水,輸送至老村委會附近,再通過潛水泵將水抽到蓄水池內。
“對于少部分高于蓄水池的村民,則采用加壓的方式進行輸送。”舒壩村黨支部副書記吳長國說,村里想辦法讓五保戶、貧困戶首先用上自來水。剩余的農戶,只需交納800元,自來水管就安裝到家門口。“現在,只要打開水龍頭,就能吃上干凈的自來水。”
6個高位水池當“中介” 自來水費用和抽水成本差不多
打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就嘩嘩地流了出來。“不用四處找水了。”是白果鄉玉桂村村民何道富最直觀的感受。
“我們這個地方地勢高,地下水不充足。”何道富說,以前,當地建了一口大口井,每次去挑水,要跑半里路。遇到干旱時,地下水就沒有了。“井底只剩下少許的泥漿水,無法直接飲用。”
為了解決飲水難題,何道富在自家院里打了一口井,用水泵將水抽到高塔里。“水源解決了,但水質不好。雨污、灰塵等也會掉進水井里,放出來的水,始終感覺不干凈。”
今年4月,“老何”們的苦難,被在山頂的6個高位水池徹底解決。
“每個水池可以容納100立方水,我們從響灘子水廠管網接入水源,通過加壓輸送到高位水池里。”中江縣水利局副局長伍建明說,當高位水池里的儲水低于一定水位時,高位水池里的水泵會自動啟動,將山下的自來水吸進水池。“不會因為老百姓大規模用水,而出現停水現象。”
如今,何道富的生活用水都是干凈的自來水。自家水井里的水,則用于洗衣服,澆灌地里的果樹。“其實,使用自來水的花費和抽水成本差不多。”
1.7億元擴建水廠 可供八萬人用水
“倉山片區地面20米以下,全是苦堿水。”據伍建明介紹,由于長期飲用地下水,當地參軍的人很少。究其原因,是苦堿地下水破壞肝臟,導致體檢不合格。被地下水澆灌過的農作物,會因為水質死掉。
近年來,當地農作物種植,都是從外地買水。遭遇季節性缺水時,老百姓的生活用水,需要消防車進行定期送入。
飲水安全問題關乎民生,中江縣多方籌措資金,投入1.7億元對倉山水廠進行擴建。“目前,我們已完成了項目的80%,爭取在12月20日通水。老百姓在年前,就有望吃上自來水。”施工方生產經理徐虎介紹說,此次擴建涉及取水工程、輸水工程、凈水工程和配水工程四個部分。
據介紹,倉山水廠擴建項目完成后,能有效提升倉山片近8萬人(其中貧困戶8011人)用水標準。2020年,德陽建成各類供水工程9635處,解決3.45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困擾中江縣多年來飲水難題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