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部經濟網 2020/11/24 10:24:17 閱讀次數2253
本網訊(記者 蔣永飛 丁明海)為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營造崇尚英雄、見賢思齊的新風正氣,進一步激發全省上下干事創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廣泛凝聚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11月17日上午,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錦江大禮堂隆重召開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災表彰大會,對一批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
其中達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段煉同志榮獲“四川省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成都錦江大禮堂前合影(段煉:第一排右二)
段煉——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段煉在大會現場留影
逆行武漢,到“風暴中心”去
2月13日,90后護士段煉第一次來到武漢這個城市,這次她是以援鄂醫療隊成員這個特殊身份來的。晚上,在沒有人的機場和沒有車的柏油路上,不免讓這個小姑娘覺得凄涼!但是她堅信,有援鄂支援團隊的齊心協力,一定可以將任務順利完成!
2月16日,段煉正式“出征”!她表示:“既興奮又緊張。”因為她也害怕哪里沒做好暴露自己而感染病毒。大家都積極的練習穿脫防護服,安排自己的工作職責需要攜帶的防護物質,為了上班做好充足的準備!
段煉心里想:“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干,早點讓武漢好起來!加油!”
不做天上星辰,只愿你能看到我的眼睛
段煉:不做天上星辰,只愿你能看到我的眼睛。
“從不失眠的我居然整夜整夜的睡不著,心里悶得很,厚重的讓人連喘息都困難的防護服、上著呼吸機連著各種管道徘徊在生死線的病人、封閉的病區……太壓抑了,也許天亮了就好了。”段煉在2月21日的日記里寫道,這也是她援鄂的第8天,滿目瘡痍的武漢給了她太大的沖擊,她不斷地調整著自己的心態。在日記的最后她不斷的給自己打氣,微笑的“光頭”天使旁邊是鏗鏘堅定寫下的“段煉,加油!加油!加油!”
在武漢工作時的段煉
“前幾天休息的時候和記者連線,打開視頻之前我反復對自己說等下千萬不能哭,不然就太丟人了,后來沒忍住還是哭出來了,都怪你們‘太壞了’!”提起當天的連線,段煉滿臉羞赧,她說:“我不想上電視當英雄,我怕家里人看到我哭更擔心更難受,我們是很有信心完成任務的,醫院準備的充足物資讓我們很有安全感,我們的血是熱的心更是熱的,大家團結一心,一定能將武漢從困境中拉出來!”
那時的段煉和她另外兩名同事正全力以赴奔忙在救治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隔離病區里,穿脫極其費力需耗時近2小時的防護服;拖著笨重的身軀每天需重復數百次的護理操作;吸痰、氣道護理時噴濺的痰液、空氣中“歡脫”的氣溶膠……“我們全身蒙的嚴嚴實實,唯一能露出來的就是眼神,所以就算他們看不到我的臉,我也要對著他們笑!”“90后”年輕護士段煉,用責任、擔當、仁愛、微笑為此刻不幸感染的患者帶去治愈的希望、重生的勇氣。
以情換情,方得真心
在武漢工作的18天。
如今,協和醫院10樓就好像是我們的新家。看到自己主管的病人逐漸康復心里是真的很高興。但是也會遇到一些煩惱,我們組負責的病區里有一個80多歲的老奶奶,每天上班她都會不停的按呼叫器,然后非常生氣的控訴我們對她的好都是虛情假意,沒人管她吃飯睡覺!
旁邊的病人替我們“叫屈”了,呼叫器一響幾乎隨叫隨到;餐食送到床邊;冷了加被,夜里哄睡!可謂是“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就是這樣老人家還是不滿意,大家都沒招了,老小孩只能哄!一有時間我就會出現在她面前“刷刷臉”,治療、喂飯的時候就和她“擺龍門陣”,她雖然不應聲兒,但是也不再抗拒,就這樣唱了幾天“獨角戲”后,老人家終于敞開心扉。從退休后奶奶就一直住在養老院,兒女忙著工作聯系越來越少,每次發脾氣幾個子女害怕老人給氣好歹來,才會都來哄哄她。入院后,知道是傳染病又沒有家人陪伴自己心里焦得很,也不愿意和別人多交流!兒女打電話來直接給掛掉,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臨出發時,護士長為她整理衣領,再三叮囑
后來,我們從醫生那里要來奶奶親屬的電話,經過交流,老人家和親人接上了視頻,幾個兒女也答應每天定時打電話過來。現在我們再去接班就有很明顯的變化,倒水喂飯都會跟我們說謝謝,吃飯也特別積極,人也開朗多了!知道到點家里人就會來電話,每天精神得很。
這一刻,我深深體會到健康不僅是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大多數患者病情穩定后,心理護理就變得很重要。日常工作中不僅僅是給與他們治療護理,而是發自內心的關心他們,替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一些病重的患者在醫院一待數月,這些小問題日積月累,成了壓在他們心里的大石!我們要善于跟患者溝通、耐心傾聽他們心底的聲音、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把病人當家人對待。護理工作總是階段性的,每一階段都需要計劃實施評價而后改進才能日益圓滿。就像我特別喜歡的這句話“有時治愈,常常幫助 ,總是安慰。”繼續加油!